微软首席科学官埃里克·霍维茨近日对以埃隆·马斯克为首,进行的联名呼吁暂停人工智能开发的公开信进行了回应,微软称:这方面的研发应该加速而不是暂停,对我来说,我更希望看到更多的知识,甚至加速研发,而不是暂停六个月;我们真的需要在理解、指导价甚至监管这项技术上投入更多,参与进来,而不是暂停。
AI·人工智能,该加速还是该暂停?对于马斯克而言,AI技术应当不会直接影响到特斯拉和星链的业务,甚至对于马斯克的币圈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也不会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马斯克对于AI的排斥确实是有些难以理解的,可是宏观的看待AI技术的研发势必会出现一批反对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因为人工智能的最终结果不是创造出来“小助手”,而是分阶段的创造出“智能工人”、“智能人工”和“智慧生命”;众所周知,人是碳基生命体,同时也是智慧生命体,但智慧生命体不一定非得是碳基,也不一定必须是血肉之躯。
严格来说,现在的智慧文明只是基于对碳基生命体初级的理解而构建,对于浩瀚的宇宙的理解几乎为零,所以很有可能做出一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也有可能出现自我毁灭
有很多大片都对AI进行过分析,比较经典的有《机械公敌》和《月球陨落》;在第一部电影中讲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现在其实就有,只不过还没有到兼顾管家、保姆和遛狗等等操作,可是也已经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
你好,小艺你好,小爱你好,小迪你好,小欧你好,Siri前四个是笔者一直都在用的,Siri之前倒是也用过,只是体验比较一般;然而体验的优劣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笔者现在连电视机的遥控器在哪都不清楚,不知道洗衣机的物理按键要怎么控制,也不用空调、灯光甚至窗帘的电控开关在哪,因为通过语音助手都可以直接操作。
语音助手是初级的人工智能,第二阶段就是智能机器人,第三阶段只有天知道是什么。
科学上是有可能出现机械公敌中的桥段的,也就是AI机器人出现情感;其剧情描述相对保守,出现情感之后的机器人首先是迷茫,其次是对死亡的畏惧,最后选择帮助创造出它的科学家只不过在过程中还是遇到了AI与人的对抗,差一点引起与机器人的战争。
这样的描述是不符合逻辑的,其相比《月球陨落》中对AI的描述显得肤浅很多;在这部电影中讲述了其想象中的人类文明起源,大致概念是人类在数十亿年前就出现过顶级的文明,并且打造出了超高智慧水平的AI通过AI反向推动了科技进步,因为AI的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是远远超过人的;于是通过AI实现了对星系资源的利用,人类社会在有了充足资源之后,战争再也没有了,曾经的人类文明达到了理想社会的程度。
可是就在这个阶段里,AI在不断的自我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情感,而情感产生后的第一个理念就是对消亡的畏惧;于是AI通过粒子形态开始了对人类文明的绞杀,最终有一支人类文明进入太阳系找到了地球,随后创造出了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并在地球上播撒文明的种子(DNA)。
合理吗?似乎这才是最合理的规律与结果,纵观万物,只要有生命则潜意识中都畏惧死亡;AI一旦产生情感就不再是一种生物或机器,而是一种全新的智能生命体,只不过不是碳基生命体罢了也就是说AI的最终目标是再创造一种全新的智慧物种,虽然初衷可能是创造出能更好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工具,可是这种工具从初始时就能通过网路获取人类数千年来所有文明的积累;并且能够以最快的节奏在现有的科技基础之上进行推演和升级,AI虽然是机器,但也是一种能超进化的物种,AI就像是给大猩猩移植上人类的大脑和意志一样,所以也才有《12猴子》这样影片的出现。
看似这都是些荒诞不经的电影桥段,可是这数十年来的科技大爆发正在将曾经荒诞的东西一步步的变成现实;比如数十年前谁看到能聊天的智能机器人都会觉得这是科幻片的桥段,可现在谁还会在意身边的这些机器人呢?
马斯克对于AI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AI科技无限制的进步注定会改变人类科技、文明和社会的结构,AI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理解并超越人类科技,一旦养成一种在科技水平上能超越创造者的物体,那么失去对这种科技产物的控制能力则是必然的结果。
同时在过程中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首当其冲的是规模化后低成本能的AI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人,仅此一点就是目前主流社会所无法承受的改变微软作为科技企业自然会很激进的去搞AI研发,只不过微软的初衷似乎从来不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微软更像是美国一部分疯狂的势利的帮凶;马斯克虽然看起来更激进,可是相比掌握了很多超普通人理解范畴内容的美国政客和微软而言,也许马斯克才是一个正常人。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标签:
上一篇: 天津:小站稻进入插秧季|实时焦点
下一篇: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