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 “机器人”潮起又潮落

2023-05-05 07:39:32来源:羊城晚报

市场热,业绩冷。2022年,腾讯第二代四足机器人Max、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特斯拉首款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先后发布,延伸了人们对机器人的想象,机器人板块一度掀起涨停潮。而如送餐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的服务机器人赛道,也备受追捧。不过,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披露完毕,记者梳理数据发现,看上去很火的机器人行业的2022年业绩并不那么美,大部分相关上市公司面临增长瓶颈。在市场新考验下,出海征战成为新话题。

面临增长瓶颈

2022年8月,中国电子学会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疫情促使各行业使用机器人意愿进一步提升,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并预测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


(资料图片)

不过,2022年年报显示,曾经爆火的机器人赛道,业绩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美。根据申万行业三级分类的机器人行业,记者梳理行业13家上市公司财报发现,有8家公司在2022年的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分别为拓斯达(51.36%)、埃斯顿(28.49%)、雷赛智能(11.20%)、机器人(8.42%)、信邦智能(6.32%)、哈工智能(5.80%)、信捷电气(2.75%)、博实股份(1.93%)。4家在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大部分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业绩陷入增长瓶颈,其中甚至有公司净利润暴跌803.81%。

龙头未现估值“太过”?

从净利润来看,仅有5家上市公司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较高的拓斯达(144.16%)、机器人(107.9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4465万元,埃斯顿(36.28%)、派斯林(8.43%)、雷赛智能(0.91%)的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1.43亿元、2.2亿元;新时达(-803.81%)、三丰智能(-609.91%)、亿嘉和(-120.28%)、迈赫股份(-70.22%)等则出现净利润下滑。

与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缩水对应的是,在各种热点消息面刺激下跌宕起伏的赛道个股。从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看,市值小、估值高、盈利能力较弱现象普遍。

像去年业绩不错的机器人(300024.SZ)目前市值约为207.42亿元、市盈率(TTM)达到354.42倍。除此以外,埃斯顿、博实股份市值也破百亿,分别为207.42亿元、165.24亿元,市盈率(TTM)分别为136.8倍、32.91倍,剩下的上市公司市值处于30亿元到80亿元不等。这意味着,目前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龙头企业尚未出现,但资本市场的估值却被过度“催熟”。

服务机器人赛道放缓

因“无接触”而广受追捧的送餐机器人、测温机器人、物流机器人还火吗?记者注意到,疫情催热的服务机器人赛道有所降温,商用服务机器人制造企业普渡科技在去年更曾曝出裁员消息。据报道,普渡科技CEO张涛在邮件中直言主业赚钱才是商业本质,公司至今尚未实现盈利。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增速放缓,并称该领域企业经历融资热潮后,存在草率扩大销售团队规模、争相进入尚未成熟的四五线城市等问题。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22年1-12月全国服务机器人累计产量达到6458014套,累计下降30.3%;1-12月全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43055套,累计下降4.8%。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3月全国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450428套,同比下降20.6%;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3691套,同比下降3.0%。

出海征战成新话题

置身行业新考验之下,企业又如何卷出新市场?出海征战成为新话题。普渡科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公司几年前开始大规模出海,海外销售占比从2019年的8%提升至现阶段的80%以上,去年还在海外市场开拓大型商超、养老院、工厂、医院等多元场景。

记者注意到,物流机器人公司快仓、极智嘉、仙工智能等也在加速出海。南京斯图加特联合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部门总监白雨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就能明显感受机器人企业出海意愿十分强烈,今年4月份举行的德国斯图加特国际物流展LogiMat,已有超过50家企业报名参加。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标签:

  • 今日焦点
  • 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