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
作者:洞见yimo
杨绛先生曾说:
(相关资料图)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年少在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却大多不解其义。
行至中年,走过人生坎坷,尝过百般心酸。
那些课文里的句子,一一浮现在脑海,慢慢咀嚼,才渐渐品出其中滋味。
年少不知文中意,再读已文中人。
1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来。
———鲁迅《故乡》
小时候,闰土管鲁迅叫“迅哥儿”,带他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三十年后,再次重逢,闰土管鲁迅叫“老爷”,态度恭敬又拘谨。
厚厚的障壁隔在两人之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友谊。
年岁渐长,慢慢理解了鲁迅当年的心情。
过年回老家,小时候很好的玩伴,如今再见面却万分陌生。
几句寒暄之后,便是长久的尴尬和沉默。
玩得很好的朋友,分别数年,再见面的时候也会无话可说。
人,是一种环境动物。
不同的际遇镂刻着不同的人生。
当我们在时间线上分开,彼此踏上不同的旅程。
很多时候,这一刻,就是友情的终点。
2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社戏》
小时候,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流行一种“盲盒”。
里面可以抽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有卡片,有人物模型、有小车、有武功秘籍。
每次攒了零花钱,都要去小卖部挥霍一空。
记忆里,那是童年最幸福的时刻。
二十年后,有一次偶然路过学校。
在校门口,我又看到了那种类似的盲盒,我一口气买了几十个。
站在路边把它拆完。
拆完的时候,却全然没了印象中的感觉,有一点乏味,有一点失落。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我们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人生的一部分在茁壮成长,就意味着人生的另一部分在逐渐消逝。
那夜的社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也没有那么好吃。
我们真正怀念的也许并非旧日时光,而是怀念自己的青春,怀念曾经那个美好童真的自己。
3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知愁,却喜欢伤春悲秋。
稍有不如意,就要昭告天下,告诉别人自己的苦闷和愁绪。
仿佛自己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智者,早已看清生活的苦难,看清世事的真相。
年纪渐长,慢慢发现,真正的愁苦是说不出的。
日日夜夜的加班,柴米油盐的婚姻,身心俱疲的教育,世事无常的别离。
愁苦,疲惫,成为中年的常态。
可是举目四望,身边都是依靠自己的人,而没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人。
再苦,再难,也只能吞下,自己消化。
当他人问起时,我们只会淡然一笑:“没事,我很好。”
我们一步步修炼成了村上春树笔下的“不动声色的大人”。
在苦熬死撑里,一点一点变得坚强。
4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小学还没有毕业,父亲突然病重住院。
父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开始教她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弟妹。
她有四个妹妹,两个弟弟,而她只有十二岁。
父亲安排她独自出门办事,安排他去银行给远在日本的叔叔寄钱。
遇到事情,总是让她学着自己去解决。
平日好脾气的父亲,变得严厉起来,她心里又委屈,又疑惑。
当时,她不理解父亲的用心,也不明白母亲为何偷偷落泪。
毕业典礼那天,父亲没有来,等她回到家,听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
家里乱作一团,她却镇定地去医院。
出门的时候,看着掉落的夹竹桃,她突然明白了父亲。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在一瞬间长大了。
生命中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
年少的时候,父母是自己遮风挡雨的大树,自己在树下无忧无虑。
可是随着年岁渐长,父母两鬓生出白发,坚实的臂膀不再牢靠。
我们必须自己长成一棵大树,对抗外面的风风雨雨。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失去,又不断得到的过程。
在不断的失去中,我们终究一步步走向成熟。
5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带你去看看吧。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在最躁动、最飞扬的年级里,失去了双腿。
他年轻的身体和灵魂一起被禁锢在轮椅上。
他不甘心,变得暴躁易怒。
母亲小心问他,要不要去北海看看菊花,希望可以缓解他的心情。
谁曾想却迎来儿子的一顿呵斥。
史铁生没想到,当时母亲已经病入膏肓,第二天就住院了。
而这句呵斥的话,也成了自己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
作者心中悔恨,但是已经无法挽回,至此留下一生的遗憾。
年岁渐长,最怕半夜打来的电话。
父辈已经衰老,身体越来越差,不知道何时的一次再见,就会变成永别。
自然无情,生命渺小,不要总是发脾气,不要总是吝啬表达。
我们之间,只有这一世的缘分,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好好去爱身边的人。
只有这样,在告别的时候,我们才不会那么遗憾。
6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晚上,苏轼百无聊赖,去找张怀民解闷,俩人一起欣赏夜景。
小时候看到是二人深厚的友谊,看到的是苏轼在逆境中乐观和旷达。
中年之后,历经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突然在字里行间看到苏轼的慈悲和善良。
张怀民刚刚被贬黄州,而苏轼已经来黄州四年了。
那个心中寂寞孤苦,百无聊赖的人,不是苏轼而是张怀民。
张怀民现在经历的,苏轼都经历过,他特地来找张怀民聊天。
希望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给他一点慰藉。
谈笑风生,共赏月色,让刚刚被贬的张怀民可以不至于那么难熬。
人生路远,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路途中不免失意,不免孤寂。
有一个时刻把你挂在心上的朋友,实在是人生莫大的安慰。
他让我们不至于沉沦,不至于流浪。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世俗是一时的,但是相知相念的心却是永恒的,
人生路远,愿你我都能有一个知心知己的人,一起走过这匆匆百年。
7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人生,是无数选择的合集。
填的第一个志愿,选择第一个专业,投的第一份简历,做的第一份工作,找的第一个对象……
这些选择叠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的人生。
一个人的选择就是一个人命运。
周国平说:大路上熙熙攘攘,而我选择那条人迹罕至的小路。
在世人随波逐流的时候,一个必须守住自己的心,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人生不是为谁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
尊重自己的选择,尊重自己的偏爱,才能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8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鲁迅《孔乙己》
咸亨酒店的客人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穿着长衫坐在里间愉快吃喝的,另一种则是穿着短衣站在外间喝浊酒的。
孔乙己成为了这两种人以外的那种人,因为他是站着喝酒却又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小的时候,完全不懂《孔乙己》在讲什么。
如今面临失业的危险,找工作的艰辛,突然懂了孔乙己。
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又不想拉下脸来去做跟文凭不匹配的体力活。
孔乙己脱不下身上的长衫,我们则下不去学历的高台。
我们小心维护着自己脆弱的面子和自尊。
可是到头来发现,面子和里子终究难以两全。
放下面子赚钱,才是最大的体面。
为家人挡住外面的风风雨雨,才是一个人最大的骄傲。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好,早晚会有熠熠生辉的一天。
9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朱自清《背影》
这应该是关于父亲,最有名,最动情的一段文字。
当时父亲丢了工作,正值人生低谷。
送别儿子的路上,想要去路的对面给孩子买几个橘子。
翻过月台的时候,笨拙的身影一下子击溃了儿子的心理防线,作者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印象里强大的父亲已经开始老去,却依然尽自己最大努力照顾自己。
而自己虽已成年,却不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这种感觉让作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养子方知父母恩。
自己成家之后,有了孩子,才渐渐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与辛劳。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恩重,做儿女的千万不要一味索取,忘记报答。
不要让父母寒心,也不要让自己后悔。
10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年少的时候,完全看不懂《项脊轩志》。
年纪渐长,慢慢经历了过亲人离散,物是人非,才理解归有光背后的思念和遗憾。
归有光八岁丧母,十八岁的时候,写下《项脊轩志》的前四段。
借着项脊轩,写小时候自己和母亲的那些事,纪念自己故去的母亲。
24岁的时候,归有光和母亲为他定亲的魏氏结婚。
过了一年,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女儿。
晚上抱着女儿,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情难自已,泪流满面,妻子把他抱在怀里,小心地安慰着他。
又过了四年,妻子去世。
归有光大病一场,卧床不起,项脊轩也因此废弃。
直到33岁,归有光写下《项脊轩志》的最后两段,纪念自己的亡妻。
《项脊轩志》前半段写亲情,后半段写爱情。
他把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人,合葬在这篇文字里。
荣枯有数,斗转星移。
面对时间和生死,人生唯有无奈和怅惘。
心底泛起的思念,被作者藏在时间里,又具象在那些郁郁葱葱的草木之间。
斯人已逝,但是庭前的枇杷树还记得。
不说遗憾,不言悲伤,但是思念如树,年年疯长,如今已亭亭如盖。
▽
有人说: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文人墨客,笔下千秋,写尽一生平仄。
到了一定年纪,走过悲欢离合,尝遍人生百味,才慢慢明白其中深意。
时光,不再是少年锦时,我们,也不再懵懂无知。
少时的课本,虽早已在岁月中泛黄,但其中却藏着人生最本真的模样。
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依然热爱生活。
点个 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标签:
上一篇: 小金刚菩提子怎么盘红值多少钱一个(小金刚菩提子怎么盘红)_每日热文
下一篇: 最后一页